我院召开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会
发布时间:2021-04-09
4月9日,我院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会在七楼会议室召开,院领导闫玉信、唐振海、张栩、刘震宇及中层以上干部、获奖代表、离退休代表参加会议,院党委书记唐振海主持会议,院长闫玉信作总结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对2020年度获得“目标优胜部门”“目标先进部门”“先进工作者”“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并认真总结2020年全院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
院长闫玉信代表领导班子向获奖者和获奖部门表示祝贺,并就全院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意见发表讲话。他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力量。科研创新取得新成绩,两个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45的选育及产业化”成功立项省市重大专项,3项成果获省农科系统奖;示范推广取得新成效,“新麦32、新麦45”在2020年国家冬小麦新品种集中展示暨第三届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博览会上被评为专家推荐品种,“新麦26、新麦45”荣登2020年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质鉴评榜单前列,进一步打响、擦亮“新麦”品牌。以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为抓手,小麦、玉米、水稻、蔬菜、花生、食用菌等建立优质高效示范基地25处32.6万余亩,累计辐射带动各类品种规模化种植700余万亩。与太山镇、太平镇、居厢镇等签订院乡(镇)共建合作协议,共同举办“居厢镇第三届大沙西瓜采摘季、太山镇第三届白菜节”等活动,与3家种业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加速成果转化。圆满完成第三届高博会成果展示及嘉宾邀请工作;精准扶贫取得新成绩,省水稻产业体系科技特派团、市食用菌产业体系科技特派团以及科技特派员,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开展针对性专业帮扶,全年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指导服务300余次,院驻村工作队积极做好帮扶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
就做好2021年全院农业科研工作,闫玉信强调,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技需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科技创新和引领支撑能力上持续发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一是开展好“制度执行年”活动。将制度执行年活动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安排部署,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行能力、规范工作流程、转变工作作风,确保整体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主动对接中央和省重大战略需求,紧抓机遇,破解难题,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深化研究方向和课题调整,加强合作。三是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特别是要瞄准生物育种前沿领域,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绿色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应用前景、以特色引导市场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四是持续加大示范推广。持续扩大强筋小麦、优质花生、白菜等农作物推广面积,继续巩固“科研单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种子企业及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产业化推广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产业链综合技术模式和产业模式,强化院乡(镇)合作共建,打通示范推广“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特派员作用,不断提升主推品种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口碑。五是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统筹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注重项目资金计划和编制,加强对项目资金申报前和使用中前后监管,确保各项资金支出符合申报要求。深化自主课题“揭榜挂帅”制。建立农业生产资料集中定点采购制,做好预算、定点、招投标等各环节相互衔接,堵塞自由采购存在的风险漏洞。探索研究临时用工制,确保用工规范,结算合理,符合要求。探讨研究科研用地办法,探索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或与转移转化收入挂钩,科研用地问题更加合理科学。六是加快成果转移转化。落实好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支持开展科技成果前期孵化,将优秀品种合法合规授权转让,通过企业实现良种大面积推广,加强相关成果宣传和使用引导。七是深入实施“上联”工程。充分利用驻新农业科研单位多的环境优势,将自身“嫁接”在驻新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平台发展上,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实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领域的深度合作。积极主动争取和承担更多科研创新平台,同时,加强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申报工作,不断提升全院科研硬实力。八是落实人才兴院战略。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自主培养双结合。九是巩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工作,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推动全院精神文明建设步入新台阶。十是积极推进巡察问题整改工作。
最后,院党委书记唐振海指出,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抓创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科技、视察河南等讲话精神,提升战略格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抓科研。发挥我院优势,面向乡村振兴,坚持生产导向,深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三是助推乡村振兴抓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继续加大示范推广,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四是强化党建引领抓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高质量发展推进科研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