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专题刊登庆祝我院建院70周年——《砥砺前行70载 继往开来创辉煌》文章
发布时间:2019-11-08
《新乡日报》,11月7日:专版03
砥砺前行70载 继往开来创辉煌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70年发展成就
悠悠岁月五千年,中华民族形成了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发展体系,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步入近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随着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特别是建国以来,农业科研体系逐步确立,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新乡市农科院作为其中之一,自成立起就带领着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粮食生产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70年发展日新月异
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乡市农科院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乡市农科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对支撑引领新乡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作出历史性贡献。在科研机构设置上,在建国前的河南农林试验总场辉县农事试验站和冀鲁豫行署农场的基础上,成立平原省农业试验场,后经河南省百泉农业试验站、新乡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由“所”改“院”,至此,形成了具有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生物技术、食用菌、经作、现代农业、植保等12个专业研究所、7个行管处室,1个综合试验站和1个海南南繁试验基地,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全省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前列。
70年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发展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在品种培育上,自上世纪50-60年代,育成的玉米品种“新单1号”“新双1号”两次推动全省玉米更新换代,以此为代表,小麦、水稻、白菜等同样在各自领域推动着全市农业品种更迭,粮食单产从建国初期100斤/亩,增加到目前1000斤/亩,为提高新乡地区良种覆盖率作出贡献。在栽培技术应用上,经过70年发展,从传统的精耕细作逐步向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促进作物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栽培耕作措施的转变对提高作物产量贡献率达60%。病虫害防治上,建国初期,新乡小麦锈病爆发蔓延,玉米大小斑病严重发生,玉米螟、吸浆虫等肆虐猖獗,有效防治手段几乎为零,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有效地遏制22种主要虫害和12种主要病害大面积发生,已逐步转向生态友好型植保防控技术研究。
从一把尺子、一杆秤,几个试管、粗天平的简单农业研究,发展成设施较为完备,装备较为精良的科研创新条件平台体系。在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先后以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配备一大批科学仪器设备,建成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修缮科研房屋,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购置及升级改造,大大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在技术和成果转化类平台建设方面,围绕全市全省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化品种研发等,建成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多个创新型科技团队。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平台建设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建成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综合试验站、玉米试验站以及河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蔬菜试验站、岗位专家平台等,夯实农业科技研究基础。
二、70年成就辉煌夺目
(一)保障了全市粮食增产稳产。70年来,面对新乡地区日益严峻的人多、地少、水缺等资源约束,新乡市农科院立足实际开展科研攻关,对粮食增产稳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贡献。在品种供给方面,先后育成小麦、玉米、水稻、蔬菜、棉花、食用菌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200余个,推动了农作物品种矮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三次变革,累计种植面积近6亿亩,品种对提高单产贡献率达45%以上。特别是近年来,相继研发出“新麦19”“新麦26”“新麦45”等系列强筋小麦品种,其中,“新麦26”被国家首次定义为超强筋小麦品种,它的问世大大缓解我国对于进口强筋小麦需求。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被国家首次定义为超强筋小麦,大大缓解我国对于进口强筋小麦的需求,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新01A3”成功组配多个省审和国审玉米品种,培育优质大白菜“小包23”在主导中原市场20多年,育成全省第一个超级稻“新稻18”带动沿黄水稻生产再次飞跃,培育的食用菌平菇“新科108”填补了新乡市食用菌种植史上省审的空白等等,它们的成功培育对于保障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和扛稳粮食责任具有重大意义。在农田改良方面,系统的开展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总结出盐碱地改良主要方法,编绘《新乡土壤图》《新乡市土地利用分布图》等资料进行推广,实现原、延、封地区大面积土壤改良,以土壤改良促进单位面积耕地增产每亩100斤以上,增收节支每亩100元以上,农业综合产能大幅提升。栽培技术应用加速推进,在总结精耕细作传统种植方式上,不断革故鼎新,总结出基于根层水分监测的冬小麦调亏灌溉方法、“一喷三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食用菌发酵料种植平菇技术、春季大白菜露地横拉膜直播无公害技术等主推技术,实现向高产、高效、绿色为特征的现代种植技术转变,新技术的实施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二)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功能。70年来,面对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新乡市农科院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扩展等方面,均发挥积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以粮为纲的发展,为适应几大粮食作物稳产增产的科技需要,自成立之初就聚焦几大粮食作物来设置学科,引进培养人才,并承担多数围绕这几大粮食作物育种及技术设置的各类国家级、省级科研计划项目,大大提升几大粮食作物的育种和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农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积极牵线搭桥种业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构建 “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可复制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同时,不断丰富“农户+合作社+企业+科研+(特色农业、旅游、康养、文化等)”三产融合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思路,深入实施院乡共建工程,深化乡村振兴的科技引领示范。
(三)融入了全国农业创新网络。70年来,与全国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及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日益活跃,首批加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融入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在省内外农业科研工作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先进农业技术“引进来”方面,从上百家科研单位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近千项,种质资源近万份,法国、哈萨克斯坦、奥地利等百余位国外科研人员及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各省市农科院所等两百余家科研单位来院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不断增强科研实力。在农业科技“走出去”方面,自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玉米品种“新单1号”走出国门,大批量支援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好评。近年来,有10余名科研人员赴巴西、阿根廷、法国等国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3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各类农业科技国家级学术会议,近百名科研人员赴全国各级农科院所观摩指导。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31篇,出版论著34部。结合脱贫攻坚,组织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团深入扶贫一线,培训指导贫困农户、种植合作社等近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几十万份,及时解决农业种植难题,为新乡粮食安全和脱贫攻坚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三、70年经验宝贵丰富
(一)始终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自身规律。70年来,始终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工作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以及长期性、系统性、区域性等特征,在品种高质量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事关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科研领域,加强研究和推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始终把握农业科技易受生物特性、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制约的特点,遵循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成果产出慢、风险挑战大的科研规律,争取项目和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进行稳定投入,确保产出一批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始终立足农业产业需求,把握科技规律,以突破农业资源约束为主攻方向,构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优质高产并重的农业科研体系,强化对农业基层一线的公共服务,把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保障,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新乡农业科技之路。
(二)始终坚持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70年来,牢记中央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瞄准短缺时期的粮食生产、丰歉平衡时期的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时期的转型升级,全院科研人员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近年来,立足全市农业种业重点领域、短板环节、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稻品种豫梗6号选育及应用”“国鉴耐热抗病早熟大白菜新早58的选育与推广”“高产高抗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科19”等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植物源环保型杀虫剂苦皮藤素系列新剂型得到研制与推广”“双孢菇日光温室玉米秸秆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三)始终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以制度为保障。70年来,紧跟国家农业科技工作思路和工作节奏,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先后编制了“十五”至“十三五”农业科研工作规划,对不同时期的农业科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70年来,先后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定制度,相继出台《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贯彻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科研副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暂行办法》《学术委员会章程》等规章制度,有效建立了风险防控体系,保障和促进了全院农业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以加强党的建设保障事业健康发展。70年的成就证明,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服务三农”宗旨,想农民之所想,解农民之所需,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加强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和宗旨意识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培育了一批强筋系列小麦、优质水稻、宜机收玉米等大宗作物品种和优质蔬菜、食用菌、花生等高效经济作物品种,研发了一批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
(一)构建更加开放和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一是依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协作科研。紧密依托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与行业单位或机构,搭建全局性、区域性、行业性重点产业协同攻关平台和科技创新联合体,旨在凝聚整合优势资源,合力研发一批高质量、高技术的新品种,解决一批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新问题,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业科技型企业。二是再建设一批农业科研领域创新平台。着力提升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和创新平台,不断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持续抓好现有国家省市各类创新平台外,积极争取和申报更多的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及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以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不断提升基础研究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农业科研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加速推进农业科研事业体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激励和成果受益分配制度,进一步放宽科研人员独立自主权利,采取区别于行政管理制度,将科研人员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脱离,一心专注科研。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明确职能和功能定位,推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落实符合实际的分类评价机制,更加突出品种和技术的创新度、产业需求的关联度以及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二)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一是加强传统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推进传统优势课题研究,结合传统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继续加强传统作物新品种选育,力争实现新突破,为下一轮农作物更新换代提供新的选择。针对全市种植业特点,提升高效、节约、绿色相集成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良种良方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确保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领域实现集成跨越。二是加强对新乡特色农业产业研究。强化改革创新思维,聚焦新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化学科方向任务调整,优化创新力量布局,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经济带的意见》要求,积极围绕“四个经济带”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进相关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业技术研究,力争在中在特色领域实现新突破。
(三)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和引领。一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围绕制约新乡农业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方面重要瓶颈问题的科技需要,在大宗农产品提质增效、名优新产品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方面,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创新一批关键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二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加速推进现有成果转化力度,在适宜地区加快推广现有大宗作物及经济作物品种,推广一批绿色高效的重要农作物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模式,强力支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业持续增收。三是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基本导向,综合考虑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类型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建立不同类型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基地,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打造示范样板,突出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产业化发展。